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打印 中国天气首页 生活 旅游 繁體中文
中国天气网>宁夏 > 宁夏首页

宁夏气象迎来“新气象”

【字体:   2018-09-12 08:59:37   来源: 新消息报  

W020180905270078987966.jpg

设在永宁县闽宁镇昌盛光伏农业区大棚内的农业生态站,其实是一个小型气象监测站,主要监测棚内气温、湿度、气压等参数。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不管是产业发展,还是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对更精准化、更及时化的气象观测、预报和服务提出新要求。作为宁夏人民观看气象的“窗口”,宁夏气象局大力推进以智慧气象为重要标志的气象现代化建设,为宁夏特色产业发展、防灾减灾、生态文明建设等做出突出贡献。

气象扶农

为特色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8月31日,走进宁夏农业气象服务中心,若干台电脑前几乎看不到值班人员。宁夏粮食作物气象服务中心主任朱永宁解释,气象部门已全部采用自主研发的宁夏智能化气象业务服务管理共享平台(以下简称“智能化平台”)进行工作,人工干预少,各中心所需服务产品会自动生成。

据了解,2017年9月,宁夏农业气象服务中心开始试运行智能化平台,农业气象服务的所有产品都自动化生成,人工干预的只有签发这一环节,与过去相比减少了60%的制作时间。目前,该中心针对水稻、枸杞、酿酒葡萄等13类作物开发了92种业务服务产品,根据用户个性化需求精准发送气象信息,并提前进行灾害预警,效率和精准度较之前都有了很大提高。比如,枸杞蚜虫发生气象等级预报以前要花一两天时间才可以完成,现在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实现,并且精准度极高。

为实地了解气象扶农发展情况,9月1日,记者来到位于中宁县的宁夏杞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枸杞种植基地。在这里,气象部门免费安装了天气信息显示屏、户外广播、土壤水分监测站等气象监测设备,为枸杞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提供数据支撑,也对病虫害防治等进行及时监测。该公司董事长雍政坦言:“以前完全凭经验做决策,现在有了数据支撑,更贴近生产了。”雍政介绍,气象部门提供的预报非常精准,对制定生产决策至关重要。就枸杞采摘而言,今年7月1日头茬枸杞采摘,气象部门提前3天发布降水信息,公司迅速组织1600人抢收,尽管仍有55亩没来得及采摘,但已经最大程度降低了损失。

雍政直言,气象专家其实也是农业专家,他们对病虫害的发生条件非常了解,形成了一整套栽培标准,对指导枸杞生产有很大意义。今年4月21日,该公司380亩宁杞5号枸杞得了茎腐病,不仅面临绝产,还极有可能传染给其他品种,危急之下,枸杞气象服务中心立刻组织研讨会进行讨论,寻找解决办法,最终控制住了病情,没有造成任何损失。

如今,该公司董事长及其他负责人每天都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枸杞气象”获得气象信息,并通过微信群等方式及时与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保持沟通,有效保障枸杞正常生产。

据宁夏气象局观测与网络处处长陈海波介绍,过去气象台主要依靠人工制作产品,不仅效率低,产品质量也参差不齐,如今依托宁夏智能化集约化天气预报业务系统,精细化的气象预报产品会自动生成,预报员对整个流程近于零干预,不仅效率提高,产品的标准化程度也大大提高。另外,以前天气预报只能精确到大范围,如今智能化网格预报可以精确到各时段、乡镇、行政村等,也就是说,现在每个村都可以收到独特的气象信息。目前,宁夏气象服务中心可以向全区2400多个行政村靶向发布气象实况和预报信息,甚至可以做到精准到户发布服务短信,助力精准脱贫。

气象预报

让沿山百姓躲过洪水灾害

9月1日上午,贺兰山沿线还在持续降雨,记者遇到了正在开展巡逻工作的银川市西夏区防汛站站长任新福。他告诉记者,截至8月13日,西夏区防汛站管辖的贺兰山沿线47公里已经发生6次洪水,跟历史同期比“超出想象”,往年最多也就一两次。

谈到气象部门对防灾减灾的帮助,任新福感慨道:“以前防汛站对贺兰山沿线防洪十分被动,洪水下来了才知道去救人,现在可以提前做好疏散工作,几乎不会再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如今,气象部门是防汛站最亲密的战友,过去防汛站工作人员上山‘靠感觉’,现在靠气象部门提供的精准信息。”

任新福提到,贺兰山植被较少,山洪沟比降(落差)大,一旦产生洪水,行洪速度可以达到15米/秒,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因此,获得及时有效的气象预报信息,对防汛站开展疏散撤离群众、防灾救灾等工作至关重要。拿2016年8月21日的洪水来说,当时气象台提前6个小时提供信息,防汛站工作人员及时疏散撤离群众近万人;今年7月22日的洪水,防汛站及时撤离群众3120人,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据介绍,西夏区防汛站现在一方面依靠气象局发布的信息,另一方面依靠沿线22套自动雨量计及银川气象台布置的32个气象观测站获得信息。目前,气象站可以提前12小时将降水量和洪水预警信息通过微信公众号、短信等平台发布到防汛站,防汛站会根据信息决定是否疏散当地居民和沿路游客。从2016年到现在,不仅预报信息时间提前很多,准确率也基本达到100%。

如今,我区基本实现从人工观测到自动化观测、从直接观测到遥感观测的转变,并逐步建立起“天地空”一体化观测网。宁夏气象迎来观测智能、预报智能、服务智能的“新气象”。(记者邱曦实习生莫慧娟文/图)


编辑: 中国天气网宁夏站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天气网”。
收藏此页】 【打印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帮助- 人员招聘- 客服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律师- 网站地图-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手机版

    客服邮箱:service@weather.com.cn 广告服务:010-58991910
    Copyright©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2024)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制作维护: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宁夏回族自治区气象局
    郑重声明:中国天气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证010385-2号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5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