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打印 中国天气首页 生活 旅游 繁體中文
中国天气网>宁夏 > 宁夏首页

且看塞上“绿肥黄瘦”——宁夏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工作走笔

【字体:   2018-09-20 08:51:07   来源: 中国气象报社  

  中国气象报记者 王敬涛 黄文燕 通讯员 雒璇

“黄沙漫天、飞沙走石”,曾是宁夏人抹不去的生态记忆。而再看今日塞上,已是“绿肥黄瘦”。昔日饱受风沙侵扰之苦的“塞上明珠”,如今穿上翠绿的“盛装”,亭亭玉立在黄河边,向世人展示着她独有的魅力。

从沙漠逼近城市,到人进沙退,宁夏回族自治区不仅有效地改善了当地人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土地利用价值,还保护了生态环境。而在这黄沙绿洲的变化过程中,也镌刻着气象工作者的坚守和付出。

“天眼”在线 定量评估生态恢复效益

宁夏深居西北内陆高原,其中南部地区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一部分,生态环境稳定性差。由于历史上的不合理开发,当地水土流失及沙漠化严重。2003年,宁夏在全国率先封山禁牧,这一禁,就没再开放过。

在固原,市委、市政府深入推进生态建设与林草产业的融合,实施了一棵树、一株苗、一棵草、一枝花的“四个一”林草产业试验示范工程建设,推动生态修复。市气象局主动与林业、农业部门对接,深入了解“四个一”工程的气象服务需求,开展林草气象监测与分析评估,跟踪“四个一”林草产业发展,充分发挥气象决策参谋作用,得到了自治区气象局和市委、市政府的支持。

“气象部门在全区范围内建设了专业气象观测网,包括22个气候生态环境观测站点和沙湖湖泊湿地生态系统自动气象监测站、37个自动土壤水分站、2个气溶胶观测站、1个负氧粒子监测站、37个国家级自动气象站、925个区域气象观测站等,初步构建了由农业生态、湖泊湿地生态、城市生态、环境生态观测站组成的气候生态监测系统,积累了长期的监测资料,并为气候生态环境监测评估业务提供支撑。”宁夏气象科学研究所所长李剑萍说。

不仅如此,气象部门专门组建了宁夏生态气象遥感中心,利用多源卫星遥感数据,动态监测植被变化、森林草原火险、湖泊湿地等情况,并开展定量分析评估,充分发挥卫星遥感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作用。

宁夏生态气象遥感中心曾对全区1981年至2015年的植被变化情况进行定量评估,结果显示,35年间全区的区域平均植被增长率为25.51%,位列全国第一。这一评估结果,有力证明了国家退耕还林等重大政策及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的成效。

隐于幕后 服务绿色发展重大决策

2017年,自治区政府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年降雨量大于400毫米的市县建成海绵城市,就地消纳和利用七成降雨。暴雨强度公式作为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的关键技术,成为宁夏气象部门服务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抓手。

“我们与自治区住建厅联合编制了固原市城市暴雨强度公式,将在优化排水渠道和地下管网规划、预防大面积内涝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自治区气候中心副主任崔洋说。

为了加快太阳能资源科学开发利用,宁夏气候中心与当地电力公司合作,联合研究太阳能辐射值空间分布变化规律。该研究填补了相关区域太阳能资源数据的空白,建立了适用于宁夏地区的水平面总辐射、法向直接辐射的气候学推算方法,不仅为开展光热电站太阳能资源评估提供了技术支撑,还为光热电站可行性研究、经济性分析和投资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在风能、太阳能开发利用方面,宁夏气象局已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10余项。

不仅如此,在中卫西部云基地选址工作中,气象部门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中卫市冬冷夏凉,年平均气温8.8℃,气候条件有利于降低大型数据中心的冷却成本。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宁夏气象局撰写了《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宁夏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策》《生态修复工程高效推进,宁夏植被恢复成效显著》等多篇重大决策咨询报告,为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气象在服务绿色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基础性、前瞻性作用,得到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推进生态立区战略的实施意见》《宁夏生态保护与建设“十三五”规划》等重要政策的出台,进一步强化了气象服务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

顺势而为 向天“借水”润生态

宁夏水资源十分匮乏,年降水量偏少且空间分布不均。干旱半干旱气候是制约宁夏生态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可有效提高云水转化效率,增加地面降水,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之一。”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中心高级工程师穆建华告诉记者。

为此,气象部门近年来着力提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形成了由地面145部火箭、72门高炮、20套烟炉和空中飞机组成的空地立体联合作业体系。作业范围从南部山区扩大到全区,作业时间由春夏季延长到全年,作业功能由保障农业生产拓展到大生态服务。

针对封山禁牧、修复生态、湿地保护等生态建设需求和人畜饮水、工农业用水短缺问题,自治区气象局根据气候特征、灾害分布特征、区域农业及生态特色,将全区分为贺兰山生态恢复人工增雨区、中卫硒砂瓜种植人工增雨区、同心生态建设人工增雨区和南部山区防雹区等重点作业区域,有针对性地开展大规模人工增雨和防雹作业。2011年以来,累计作业面积约600万平方公里,累计人工增雨近90亿方,有效缓解了用水困境。

今年以来,宁夏气象局还启动了六盘山地形云人工增雨(雪)科学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并着力打造全国知名的地形云催化科学试验示范基地。

编辑: 中国天气网宁夏站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天气网”。
收藏此页】 【打印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帮助- 人员招聘- 客服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律师- 网站地图-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手机版

    客服邮箱:service@weather.com.cn 广告服务:010-58991910
    Copyright©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2024)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制作维护: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宁夏回族自治区气象局
    郑重声明:中国天气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证010385-2号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50053